关于制定2015级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指导性意见
日期:2014-11-24 00:00:00  发布人:admin 

教学计划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体现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特色。为了构建科学合理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院专业教育教学发展规划,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高【1998】2号)、《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和《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髙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及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现2014级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提出以下制定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积极主动适应和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突出学院特色和办学定位,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标准,把加强基础和强调适用性有机结合,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通过对传统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构建体现多层次、个性化的培养特征为目标的理论课程体系,提高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为目标的实践课程体系,提高综合能力和拓展专业外延为目标的素质拓展课程体系,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

各系在专业教学计划修订过程中要加强调研工作,充分参考其他应用型本科院校相关专业教学计划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特色环节等,主动征求用人单位、校内外专家的意见。方案初稿形成后各系要召开由用人单位代表或其他校外专家(不少于1/3)参加的专家论证会,对方案进行认真论证。

二、基本原则

⒈ 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原则

按照应用型本科人才在知识具有“知识面较宽、基础较扎实、应用性较强”的特点,教学计划的制定要遵循本科教育的基本规律,符合国家本科通识教育的教学要求,强调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加强理论课程的整合,突出理论教学的应用性,体现我院办学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保证人才培养的基本规格和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

2.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

正确对待和处理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关系,在重视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加强学生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教育,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建构起可适应终身学习及社会发展变化所需求的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结构,增强就业、创业能力。

3.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整体优化的原则

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加大课程整合力度,优化课程体系。要改变课程内容陈旧、分割过细和简单拼凑的状况,避免脱节和不必要的重复。要防止“因人设课”和“因无人而不设课”的情况出现。要确立专业主干课的核心地位,将课程组合成若干课程群,明确课程群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及其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处理好课内教学和课外指导的关系,通过优化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减少课内学时,加强课外指导为学生自助学习和独立思考留够时间和空间。

4. 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计划的统一性体现在国家对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养质量的基本要求上,各专业在修订教学计划过程中,教学计划的格式、公共课的开设、总学时(学分)和周学时的要求等要遵循学院统一安排。专业课和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要充分发挥各专业的主导作用,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突出学院特色,增加和改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环节上,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5. 强化实践教学的原则

围绕社会经济对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需要构建从课堂内系统的、综合性的实践技能训练,到课外自助式开放实验、贯穿学习全过程的专业素质拓展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大实践课比例,创新实践课授课形式,改革实践课考核方式,逐步形成我院应用型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6. “双证书”原则

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对有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学生至少获得一个专业及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方可毕业。

三、课程体系

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三个层次。

公共课

专业基础课

专业课

集中实践教学

公共课:指面向全院学生开设的课程,着重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诚信品质、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提高学生沟通协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等职业必备素质。该模块课程要根据教学需要进行整合,突出实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公共课在教务处的统一指导与管理下,由相关系(部)负责管理和实施。

公共课主要说明:全校统一开设15门公共必修课,包括:大学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应用文写作、音乐鉴赏、书法鉴赏、军训(含军事理论)。

基本素质模块课程学时、学期安排如下: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理论

实践

学期

系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54

3

48

6

1

全体学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08

6

92

16

3、4

全体学生
马克思主义哲学

54

3

48

6

1

全体学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36

2

30

6

2

全体学生
形势与政策

32

2

24

8

1、2

全体学生,以讲座形式集中上课,学生考核成绩记录在第2学期。
大学英语

280

16

192

88

1、2、3、4

前两学年每周4学时,第三学年各专业选开专业英语课程
体育

128

4

0

128

1、2、3、4

全体学生,每周2学时。
应用文写作

32

2

28

4

1

全体学生
计算机应用基础

64

4

32

32

1

全体学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2

2

24

8

1、2

全体学生
军训(含军事理论)

36

3

0

36

1

全体学生,军训三周
书法鉴赏

16

1

16

0

2

全体学生
音乐鉴赏

16

1

16

0

1

全体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16

1

16

0

1

全体学生
就业指导

16

1

16

0

7

全体学生

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包括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内容的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和技能;主干课程的学时(学分)要适当加大。

专业课:专业课既要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又要体现专业自身特点和办学特点。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分析解决本专业范围内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具体规定

(一)学制与学期安排

学院实行春、秋两学期制。教学计划中按16周计算学时数,排课时根据实际教学周数安排。

(二)总学时(分)与学时(分)分配

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专业总学时标准为2600学时。原则要求学时变幅必须控制在2%之内。周课时范围控制在20学时。

应合理安排教学过程中各学期的学时(学分)分布和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学时(学分)比例,专业实践课程学时不低于本专业总学时的30%。

入学教育、军训、公益劳动以及毕业鉴定等环节,学生必须参加。入学教育与军训3周,集中安排在新生入学后前三周进行;公益劳动累计时间为2周,各专业可根据情况自行安排,分散进行;毕业鉴定1周。

(三)学时与学分计算

理论课程每16学时记1学分,实验、设计、讨论、上机等实验技能课程及体育课每32学时记1学分;集中进行的综合实验、实习、上机、社会调查、科研训练等,一般每周记1学分。学分的最小单位为0.5。

(四)主要实践环节教学

实践环节包括各种校内外实习、课程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创新活动、入学教育、军训、社会实践、公益劳动、形势与政策教育、体育达标及毕业鉴定等。

1、实验课要符合能力培养的要求,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实验学时数超过32学时的课程,应单独开设实验课程。

2、毕业论文(设计)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时间可提前至第七学期末。毕业论文(设计)环节总时间大理科类专业一般不少于14周,大文科类一般不少于12周。

3、实习

所有实习教学环节必须在教学计划中得到体现,并认真执行,确保各级各类实习质量。

(六)创新教育环节

含科研活动(指导教师认定)、论文发表(正式刊物)、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列入学院管理体系的竞赛、社会调查(经过专家认可调查报告成果)、志愿者活动(充分的证明材料并得到学院确认)、由学院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第二课堂活动(充分的证明材料并得到学院确认)等。

(七)考试课程安排

考试课程学习成绩是学位资格审查的主要依据。每学期考试课程原则上不少于4门,在教学计划中用“*”标注。教学计划确定后,每学期的考试课程原则不允许变动。

五、相关说明和注意的问题

(一)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应不低于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院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的要求。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院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所列出的主要课程和主要专业实验原则上均要作为主要必修课程开设。

(二)公共课按照学院统一规定的课程学时。

(三)计算机课程原则上要求上机实践环节不断线,各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中计算机课程至少设置1门以上。

(四)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有实验、上机的理论课程要明确注明实验、上机时数。

(五)每个学期应有2〜3门分量较重的主要课程,确保学生学习任务饱满。

(六)各专业应在业务培养目标中说明普通话达标不低于二级乙、计算机水平不低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英语水平不低于大学英语四级425分等。

六、教学计划主要内容

内容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就业方向、专业培养基本要求、毕业要求、基本修业年限和授予学位、主干课程及其说明、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及其说明、附表(表一 教学进度表、表二 集中教学实践环节、表三 课程学时分配表、表四 专业职业资格证书一览表)等。各系部可根据专业特点增加说明内容。

1、附件1:永利集团官网入口登录2015级本专科专业目录.doc

2、附件2:教学计划格式要求 .doc

教务处

2014年10月28日

核发:admin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

地 址: 中 国·河南·郑州市惠济区天河路36号 邮政编码:450000 招生热线:0371-8 6650005 86650006 86650007 86650008
Copyright yL23411永利-www.yl23411.com|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7041149号-1 郑公备:41010229000027